首页 | 申都头条 | 风景 | 人文 | 视频 | 专题 |
夏布 |
来源:长沙市媒体艺术发展中心 | 作者: | 编辑:陈贝贝 2017-10-30 11:06:21 |
(星辰拍客:广哥) 夏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又俗称夏布、夏物。夏布经过独特的汉族传统手工工艺绩纱、纺织加工而成,是汉族传统的服装面料,夏商周以来就用于制作丧服、深衣、朝服、冠冕、巾帽。夏布漂白以后称为白纻。 浏阳,被称作夏布之乡,浏阳夏布(又叫苎麻布),是驰誉中外的汉族传统纺织品。它是以些苎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传统的生产工艺分撕麻、绩麻、络纱、牵梳、织造、漂染、踩光等工序,其漂染方法尤为独特,不需漂白粉等外加剂,纯粹用浏阳河水漂洗,即将原色夏布用石灰水加碱蒸煮后于河中反复漂洗干净,晾于河滩而成。 1、概述 “夏布,在蝙蝠黑暗的撞击中展开一个黄昏/夏布,像一些隐秘的低语流传在东乡低矮的屋檐/夏布像东乡一样陈旧、衰老和耽于沉睡/地势高峻的东乡/笼罩在一床被米汤浆洗得发硬的夏布蚊帐里。”这里所说的东乡,是指的浏阳高坪一带。 据地方志记载,以苎麻、大麻为原料的浏阳夏布,曾以“织工精巧、质地特别细腻称雄于世,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清中叶已负盛名”;更有记载:“苎布,一名夏布……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当时,市场上一些弱势产品为找销路打起了假冒的歪主意,江西所产麻布“托为浏阳夏布”即是其中一宗。谭嗣同在《浏阳麻利志》中称浏阳夏布“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的从容与自信,可以找到许多历史注脚,如《中国实业志》所载“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18万匹)”的盛况;“清咸丰年间,山东‘谦益祥’在浏阳设庄收购夏布,年均7万余匹”的营销个案。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承载着汉族民间精湛纺织技艺和中国农耕文化特质的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 2、简介 浏阳夏布织造精致,具有轻薄细软,凉爽透气, 易洗易干,越洗越白等,经久耐用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 早在明朝,浏阳夏布就闻名于世,商贾争购。“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咸丰年间山东“谦益祥”在浏阳设庄收购夏布,年均7万余匹。当时,浏阳在京、沪、粤、汉等地设立的鞭炮庄均兼营夏布。醴陵所产夏布多由布贩从民间采购,转手贩与浏阳商人漂白后,再成捆外销。在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浏阳夏布当时质量居全国第一,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 随着岁月流徙,浏阳夏布“陈旧、衰老和耽于沉睡”,早呈衰微之式。近千年的纯手工技艺尚得传承,但已远难与“1918年浏阳夏布出口达485万担,价值近百万关平两”的气势、风光所比。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大,浏阳夏布的生产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由过去的家庭作坊,逐渐转入到了工厂化生产。 据地方志记载,以苎麻、大麻为原料的浏阳夏布,曾以“织工精巧、质地特别细腻称雄于世,明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历来有杭州纺绸换浏阳夏布之说,清中叶已负盛名”;更有记载:“苎布,一名夏布……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当时,市场上一些弱势产品为找销路打起了假冒的歪主意,江西所产麻布“托为浏阳夏布”即是其中一宗。谭嗣同在《浏阳麻利志》中称浏阳夏布“战天下之商务而未尝遇敌”的从容与自信,可以找到许多历史注脚,如《中国实业志》所载“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18万匹)”的盛况;“清咸丰年间,山东‘谦益祥’在浏阳设庄收购夏布,年均7万余匹”的营销个案。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承载着汉族民间精湛纺织技艺和中国农耕文化特质的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 3、制作工艺 (一)夏布制造原料苎麻的自然漂白,一般有如下几种: 1、清水漂白法:分编排、铺晒、洒水、接露等程序进行。当日出之前,将苎麻按区编排,上下成列,用绳绕柱,使它铺晒时能够翻转,成片不紊乱,使苎麻全身上下都能得到漂洗。日出后,将编排好麻排,摊晒在青草地上,首先让它充分打露(接露水)以后即洒清水(一般早晨八点半后)洒水每约4-5次不等,待晒干后,缓慢翻转,又重复洒水,水翻动,又洒水。洒水时,要注意适宜,切忌过多(以免遇到阴雨天,堆放过久而腐烂),约午后2时半,将麻捆起,一连几天,按这种方法进行,大约5-6天后,即成洁白苎麻。 2、日光漂洗法:即将干燥苎麻, 浸入泉水中,浸湿1-2小时,然后取出暴晒于日光中,干后又再浸入泉水中,复又暴晒,这样反复经过数次,即得细白纤维。 3、露漂法:晴朗夜间将苎麻平铺在青草上,使用权它受露水的浸润,反复数次麻纤维即为白色。 4、石灰水漂法:将苎麻浸置在石灰水中,取出后用泉水漂洗,然后暴晒在日光下晒干,色即洁白。 5、炭熏法:将苎麻放入地窖或竹笼中,用炭火烘烤一下,然后再在日光中晒到半干后,用泉水冲洗,再晒干继又用泉水浸洗晒干,反复2-3次,麻纤维即显白色。 6、牛粪浸渍法:将牛粪和温水,盛于大缸中,充分搅拌后将苎麻入水中1-2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暴晒于日光中,又复浸于牛粪水中,这样连续3-4次,麻纤维即成洁白。 经过上述各种方法漂洗调至成的苎麻,按其质量及长度分标庄、头庄、二庄、三庄、白索、晒青等级(名)别,打成捆。 (二)绩纱 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进行。绩纱尽为女工,绩纱时将经上述自然漂白后的苎麻,撕开成片,卷成一缕缕,放入清水盆中,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放在大腿股上,用手捻接成细小麻纱线,再卷成如茧状纱绽一样小团缕。 (三)织布 分为刷布、上机、上浆、织造四道工序,其中以刷、织造为难。如果手艺不精,分断纱,又费时,次品又多。经纱、刷布多为男人所做,刷布时将卷缕成纱绽的纱分开,拉直拉长,将一头挂在经纱架上,另一头卷成一大结,用一根木棍(5-6尺长)套挽住用一大石块压在上面,经纱挂纱多少以生产何种夏布扣数而定然用浆纱刷,蘸好预先煮好米粉浆(米粉浆糊用大米和植物油做原料,每匹夏布需用大米1Kg、植物油0.1Kg),均匀的来回刷,刷浆时一不定期要刷得均匀。待浆纱凉干后,装上布机开始织布。织布气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纱线容易折裂,形成断头庇庇粒多,影响夏布的质量,织布多为女人(故夏布又称为娘子布),一般2天可织成一匹夏布,随着工艺的进步,部分地方用现代苎麻纺织厂生的苎麻纱(一般用27—36公支纱)用来做经线,效果也很好。 (四)利用现代纺织工艺,改进夏布织造技术 1、夏布的织造术基本上是手工劳动,产品档次低,费工又费时,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西主产夏布的分宜县,多次出出文访南韩考察,根据国内外夏布使用途径和出口要求,将夏布再进行漂白与染色或变整形,并由手工作坊发展引进韩国现代纺织技术机械化生产,集漂白、烘干、整形于一体可印染成多种颜色夏布,做成各种瑰丽多姿女套裙等服装以及抽纱做成飞机、游艇、小车上各种精美垫子布和窗帘、茶具、沙发的装饰布十分畅销,成为国内唯一夏布漂印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4、价值 历史价值 在民俗中,夏布充当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角色。婚丧嫁娶都要用到夏布。女人出嫁时,要用到夏布做的红口袋。送丧时披麻戴孝的“麻”,就是苎麻。丧帽、丧服、丧裙都是夏布做的。白纻,一种质地细密的白夏布,借指士子取得科举功名前所着的白衣。取得科举功名后,就脱去白衣,改穿襕衫(官服)了。 经济价值 夏布有"天然纤维之王"“中国草”的美称。 夏布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夏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夏布所具有清汗离体、透气散热、挺爽凉快、天然抗菌的优越性、自然独特的肌理效果、地域民族的风格特征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夏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提高,已经被海内外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由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生产力低下,所以,夏布生产到今天为止,其精细程度只能达到一般细布水平。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被国家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 文化价值 20世纪以来,在工业纺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夏布这种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正濒临失传。今天,纺织业虽已高度发达,但夏布作为蚊帐布、托肩布、渔业工业用布等,仍然具有广泛的用途。夏布产品顺利成为聚购科技的战略合作伙伴。使得夏布产品在亚马逊、聚购商城、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平台销售,解决了以往购买夏布产品的尴尬局面。 5、现状 曾经有如此销售佳绩且受国际市场欢迎的浏阳夏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在浏阳夏布主要产地高坪镇,当地夏布厂厂长黄长根指着一匹成品夏布告诉记者:两尺左右宽的纬经上,经纱排列多达1200多根,这些细小的麻纱,完全出自手工。一匹十几米长的帐布,卷起来直径仅寸许,真可谓是巧夺天工。难怪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南通志食货篇》上会有“浏阳苎布有值二三钱一尺者,工细不减湖纱”的记载。业界相传,由于织工精细,每个农户精细品一年仅能生产一匹或半匹,绝精者,两年始成一匹。谭嗣同在《浏阳麻利志》中,称“这种夏布虽本县人亦不易求得”,可见其珍稀之至。正是以当时品质位居全国第一的“核心竞争力”,浏阳夏布得以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力挫群雄,捧得优奖。 这许多关于浏阳夏布的辉煌,很多只能到故纸堆去回味了。昔日以精品带动规模生产的盛况,也已成为明日黄花。现今,哪怕是对浏阳夏布情有独钟的业界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夏布在浏阳,其近千年的纯手工技艺虽得传承,但已远难与“1918年浏阳夏布出口达485万担,价值近百万关平两”的恢弘气势相提并论了。(文字来源:芒果广播网) 传统夏布制作主要生产过程 (图片来源星辰拍客:土家樱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