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创意要闻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美术学院邀你来共同畅想AI与艺术创造力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美术学院邀你来共同畅想AI与艺术创造力

2025-07-23 11:47:27

  

Image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2025年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开启,800+企业集中亮相、3000+前沿展品、40+大模型、50+AI终端、60+机器人及100+首发新品,本届特别企划“WAIC CITY WALK”,以5条主题路线串联上海多区精选代表性AI场景,从机器人研究院到AI艺术展,从智能终端到城市调度中心,带观众沉浸领略AI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上海突破展馆边界化身为流动的AI体验场。

  在AI技术持续突破与渗透人类生活的今天,“创造力”这一人类独有的精神特质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塑与挑战。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生态论坛“与AI共同进化:艺术创造力的迭代与韧性”将于7月28日下午在上海世博展览馆2号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是大会中唯一聚焦于“AI与艺术创造力”的人文艺术专场,围绕AI时代人类创意的本质转变、AI与艺术的合作共生,以及文化表达的可持续性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论坛延续了中国美术学院2024年WAIC生态论坛提出的核心人文关切“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进一步聚焦在AI技术深度参与艺术生产的背景下,人类的想象力、审美判断与文化洞察将如何成为AI时代创造力的核心源泉,并探讨AI如何不只是工具,更是思想共振的触媒。论坛强调,AI不会取代创造力,而将成为激发多样性、延展深度与挑战惯性的“共进化伙伴”。

  本次论坛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欢迎艺术、设计、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从业者与爱好者一同参与,共同见证人类创造力在AI时代的延展与转型。让我们一同探索:在与AI共同进化的旅途中,什么将继续定义人类的独创性?(报名方式见下方)

  此次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学科领域的重要嘉宾包括

  

Joanna Zylinska

  英国国王学院教授、AI与视觉文化研究专家,她长期致力于技术伦理与美学前沿研究,是AI机器视觉文化理论领域的权威。

  

Boris Eldagsen

  德国摄影艺术家、欧盟AI与艺术伦理顾问,以“拒绝领索尼世界摄影奖”事件引发全球关于AI生成艺术真实性的讨论。

  

藤堂高行Takayuki Tōdō

  日本跨媒体艺术家,其作品通过融合机器人、身体感知与情绪传达,塑造人机交互的新体验,他刚获得2025Ars Electronica奖,此次是其机器狗作品第一次海外展览/演出。

  

王路平

  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致力于探索AIGC设计新范式,联结教育、行业与设计领域在智能时代的转型与实。

  

Josephe Press

  活跃于国际舞台的美国未来学者、设计师,从未来学的角度思考AI对文化生态与创意结构的深层意义。

  论坛将从AI与摄影、机器视觉与审美经验、机器人与人的感知差异、AI协作中的共情机制等角度出发,多维度呈现AI与艺术创造力之间复杂而丰富的互动关系。嘉宾们将通过主题演讲、作品分享与圆桌对谈等形式,带来第一手的创作实践与思想反思,激发跨学科对话,回应当下社会普遍关切的AI伦理、文化多样性与人类价值等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期间将正式发布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推出的国内首个专业层级的美学评判大模型。该模型致力于构建符合艺术审美、教育与创作标准的AI评价机制,填补目前在美学智能评估领域的空白,并推动AI在艺术教育与内容生成中的科学性应用。

  同时,作为WAIC City Walk环游记的重要站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携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共同推出“提视造境:国际AI艺术文献展(PromptoScape:Document.ai 2025)”。展览汇聚全球重要AI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与前沿思考,集中呈现AI艺术发展的多样路径与深度探索。本论坛多位嘉宾的创作成果及藤堂高行的机器狗现场演出也将在民生美术馆精彩亮相,为公众提供一场跨越思想、技术与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图片

来源:MANA新媒体艺术站 | 作者: | 编辑:丁辰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