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创意城市 | 指尖上的非洲风情,揭秘“白色山城”得土安与“千年古城”开罗的艺术玄机(下)

导读
本系列第七期下篇将聚焦非洲“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埃及开罗。2017年10月31日,4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成功列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其中就包括了这座非洲城市。有着“千年古城”之誉的开罗为何率先跻身创意城市网络?它是如何“以艺为名”,拥抱难民、温暖唐氏儿的?今天,创意中心为您揭晓答案:
埃及开罗:千年古城
·手工艺传统:陶器制作、玻璃作坊、金属制品作坊... ...
·特色活动:艺术疗愈人生 指尖创造幸福
·创意城市建设:指尖艺术凸显人文关怀 城市转型带动指尖经济
本期,我们将问候“千年古城”开罗,这里不只有金字塔,还有神秘的手工艺术世界。有人说,这里是东西方交界之地,融合了东方的情调与西方的精美。那今天就带领大家看看,这里的手工艺从业者是如何巧手焕新生,用艺术温暖世界的!
埃及开罗
通过创意活动振兴城市遗产
开罗,这个拥有1900万人口,同时也是中东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都市区,几个世纪以来,该市一直是重要的文化生活中心,至今仍保持着其历史上的卓越地位。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受战争破坏最少的千年古城之一。1979年,开罗以大量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10月31日,开罗因其精湛的传统工艺和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工艺与民间艺术之城”,并成为创意城市网络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主任盖斯·法雷斯(Ghaith Fares)表示,开罗加入该网络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开罗、乃至整个埃及在国际文化领域所发挥的历史性独特作用。他还指出,开罗是继阿斯旺于 2005 年成为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后,第二个加入该网络的埃及城市。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开罗:创意城市 来源:https://issuu.com/clustercairo/docs/cluster_appendix_timeline_mar20
开罗向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转型,与开罗市中心的改造升级密不可分。20世纪初,开罗是一座集生活、购物、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高档城市。1970年代以来,城市地区被老年人、知识分子、艺术家和留守外国人占据,在缺乏政府管理的情况下,发展停滞,逐渐衰落。2015年,开罗城市研究培训与环境研究实验室(CLUSTER)组织了“创意城市:重塑开罗市中心”主题国际会议,探讨文化、艺术和创新在城市改造中的作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并根据会议议程推进振兴老城区的措施。这促进了当地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开罗迈向创意城市奠定了基础。
作为“手工业和民间艺术之城”,开罗一向以其精美多样的手工艺品闻名,且当地的创意经济主要取决于手工业和民间艺术领域的活力——占据了城市文化活动的80%左右。
■ “福斯塔特”陶器村
用心演绎陶器人生
陶器作为一种工艺,起源于粘土的产地阿斯旺,陶器制造商将来自阿斯旺的粘土浸泡在大水池中,然后使用传统的陶器工艺制作它们——由脚轮操作,同时用手塑造旋转作品。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陶器制作 来源:UNESCO
陶器算是埃及的老牌手工艺的代表了。开罗政府也致力于将旅游业与传统手工业相结合,向民众和游客宣传埃及传统陶器文化,并帮助当地制陶村产业发展,增加制陶人的收入。因此,“福斯塔特”制陶村应运而生。
福斯塔特制陶村是目前埃及国内最大的传统陶器制作地,在这里,购买陶器的一个主要优势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定制。工匠们随时准备为他们的作品上色,或接受定制订单。尽管当地贸易在 2011 年之后受到严重影响,许多销售类似商品的商店之间竞争较大,但供应商仍然保持愉快和放松的心态,而不会将这种压力传递给充满好奇的路人。

价值30-50埃镑的灯具 来源:https://www.madamasr.com/en/2016/10/23/feature/lifestyle/the-bargain-shoppers-guide-to-cairo-fokhareen-and-fustat-market/
■ 百年熠熠的传统工艺作坊
开罗集市有许多传统工艺作坊,如铜、铁、金银首饰作坊、彩色玻璃作坊、织布作坊、皮具作坊、地毯作坊等,这些作坊的师徒们至今仍传授技艺并以最古老的方式制作工艺品。同时,伴随着市中心的改造,其卫生环境、商业秩序和管理也在不断改善。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玻璃作坊 来源:https://www.aljazeera.com/

金属制品作坊 来源:https://www.aljazeera.com/

陶艺作坊 来源:https://www.aljazeera.com/
要保护这些传统手工艺,集市与展销会是当务之急。其中,汗·哈利利(Khan el-Khalili)集市、“巴扎”手工艺品展销会以及戴安娜(Diarna)展览会都提供了十分开放的平台,但同时,它们也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
■ 汗·哈利利集市
古老的商圈文化
建于 14 世纪的汗·哈利利集市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集市,也是众多传统手工艺作坊的所在地。几个世纪以来,汗·哈利利一直是开罗的贸易中心,其悠久的历史、种类齐全的工艺品和有序的运作使其成为开罗的象征。
它作为马穆鲁克时代的贸易中心而建立,并以其几个历史悠久的商队之一命名,集市区已成为备受开罗游客和埃及当地人青睐的主要景点之一,香料、银器和漂亮的手工吹制玻璃器皿等商品也颇受欢迎。同时,这里也是许多埃及工匠的故乡以及制作传统工艺品和纪念品的工作坊。汗·哈利利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指的是该地区的一座建筑。而如今,它代表了整个商圈。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集市上的商店 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an_el-Khalili
除了集市,中心社区在持续支持城市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多年来,他们建立了专门从事陶器、玻璃吹制、铜器、陶瓷和珠宝的工匠行会。为了推广他们的艺术作品和技术,该市组织了许多展销会、博览会、手工艺品展等。
“巴扎”手工艺品展销会
传统艺人的决战时刻
在开罗,会定期举办一些手工艺品展销会来帮助其传统艺人拓展销路,同时,也是个对外传播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外销的好时机。“巴扎”手工艺品展销会就是其中之一,每次为期10天左右,除了开罗本地的从业者外,还吸引了超过400位埃及各地手工艺人参加,这无疑是“神仙打架”。看着琳琅满目的陶器、首饰、织布、皮具、玻璃制品等传统手工艺品,许多居民和游客一逛就是一天,这也间接刺激了当地经济拉动消费增长。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饰品商的摊位 来源:http://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0/10/14/8483133.html

地毯商摊位 来源:http://moment.rednet.cn/pc/content/2020/10/14/8483133.html
戴安娜展览会
为难民打开大门
这个埃及最大的手工艺品展览会,不仅仅旨在推广开罗工艺遗产,与此同时,它还身负一层特别的意义——向难民敞开大门。去年,代表埃及不同省份的 300 多名参与者在此展示了手工作品,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这些色彩斑斓的精美工艺品中,有许多不同国籍的难民制造的产品。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戴安娜展览会上联合国难民署展位 来源:https://www.unhcr.org/eg/19951-diarna-handicrafts-fair-opens-its-doors-to-refugees.html
“我要感谢埃及收容和接纳叙利亚人,”一位参与者说。“我还要感谢戴安娜展览背后的人们让我们即使身在新冠病毒时代,也能够进入新市场。”
“当我 2013 年来到开罗时,为了维持生计,我不得不学习一种职业,所以我选择了木材和金属制品,”58 岁的叙利亚难民 Muhammad al-Najjar 说,他的作品在戴安娜展出. “展会是一个窗口,我可以通过它向手工艺爱好者和全世界展示我的作品。”
在逃离战争或迫害后,工作和谋生的机会是难民面临的最艰巨挑战之一。通过工作,难民可以有尊严、和平地重建他们的生活。 难民署向难民和寻求庇护者提供培训并帮助他们为其技能和商品寻找市场,从而使他们养活自己和家人。
唐氏患儿的交流会
手工艺品展
除了积极发展和传播当地手工艺术文化外,开罗还将目光投向了许多其他群体。比如,在每年的妇女节,当地会举行妇女节手工艺品展,鼓励当地女性居民勇于自我展示,发挥自身价值。
最为特别的是一场名为“唐氏天使”的展览,其手工艺品都是由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亲手制作的。这场由埃及儿童博物馆策划的特别展出,除了作品展示,还有文化交流、文艺表演等活动。展览将手工艺与特殊群体相结合,呼吁大家重视、关爱身边的唐氏患儿。由此可见,开罗身为创意城市一员的责任与担当。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唐氏患儿在展示作品 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1-03/15/c_139812334_2.htm

活动现场图 来源: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1-03/15/c_139812334_2.htm
民间艺术平台多
全民互动推动城市转型
创意城市离不开民间艺术,更离不开艺术家的参与。修建艺术场馆、开展艺术活动、活跃本地的文化艺术氛围同样重要。为此,在政府的推动下,当地地产商将市中心许多破旧、无人居住的建筑收购并进行改造,建设成剧院、电影院、画廊、咖啡馆等艺术空间,吸引人们聚集到市中心。
与此同时,开罗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频繁举办艺术节、电影节、画展、书展等活动,吸引艺术家和街道居民前来参与,让艺术与市民形成良好互动。“市区当代艺术节”是埃及唯一的国际多学科当代艺术节,旨在向全民普及艺术。把城市里被忽略的地方改造为艺术空间,增加文化场所的数量和文化活动的场次,是促进当地电影、展览等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开罗老城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市区当代艺术节logo 来源:http://city.cri.cn/20210130/67844a68-ab34-d655-ada6-685bb198baf9.html
组织课程提高技艺
国际交流传播价值
作为一个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的创意城市,开罗将计划组织一系列专门的培训课程,旨在提高工匠的技能和工艺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计划设计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广场,定期举办专门用于展示和销售手工艺品的活动,它们为公民和艺术家们提供了创意空间和平台,同时也体现了开罗作为创意城市的重要性和高价值。
历史悠久的开罗不仅仅是建筑的集合,还是许多相互交织的元素的综合体,包括宗教建筑、伊斯兰文化、传统手工艺和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这些元素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密不可分,和谐共生,城市才能向世界释放其独特的魅力。
07
|
手
工
艺
与
民
间
艺
术
之
都
结语
这两座城市在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的种类上颇有重合之处。虽然同处一片大陆,但是得土安代表了一种传承的精神,在延续古老手工艺的同时又不断自我更新;而开罗则更具突破的勇气,通过城市带动手工艺的发展,致力于将民间艺术的种子播向更远的地方。在未来,这两座城市依旧会带着非洲的印记,兼具传承与突破,一次次尝试,为非洲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传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https://www.egyptindependent.com/cairo-joins-unesco-creative-cities-network/
2.http://city.cri.cn/20210308/3849ea1f-2a6c-c1d1-c28e-164d8f6ce62b-i.html
3.https://fr.unesco.org/creative-cities/le-caire
4.https://www.unhcr.org/eg/19951-diarna-handicrafts-fair-opens-its-doors-to-refugees.html
5.http://city.cri.cn/20210130/67844a68-ab34-d655-ada6-685bb198ba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