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创意要闻 > 河南卫视七夕节目《龙门金刚》从传统文化里找观众共鸣点

河南卫视七夕节目《龙门金刚》从传统文化里找观众共鸣点

2021-08-16 10:57:50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河南卫视推出的《七夕奇妙游》节目又火了,这也是河南卫视继今年春晚、元宵、清明、端午之后再一次推出爆款节目。

  

  《龙门金刚》节目照。

  选龙门金刚与河南雨灾有关

  这次成为网红的《龙门金刚》,以河南地标之一龙门石窟为背景实景拍摄,取材自龙门石窟石刻的飞天和金刚,在大佛的注视下翩翩起舞。其中,甚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龙门金刚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相比飞天的轻盈,他们的舞姿更为庄重,不怒自威更显肃穆。刚柔并济的舞蹈片段融合了空中威亚、360度摄影以及AR(现实增强技术),将古风舞蹈与龙门石窟的历史文化相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

  在《七夕奇妙游》总导演之一路红莉看来,选择金刚作为这次《七夕奇妙游》的重头节目进行展示,其实是结合了龙门石窟当地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与郑州暴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路红莉介绍,7月20日当天,《七夕奇妙游》导演组正在上海举行首次正式发布会,下午郑州雨情逐渐严重,导演组当日就选择回郑,但道路已受阻。历经两日辗转,回到郑州时,整个节目组所在的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已经遭遇雨灾,位于一楼的剧场和部分机器都已泡水,“之前做的一些策划和素材也都丢了。”

  突如其来的雨灾彻底打破了《七夕奇妙游》原先的计划,无法实现外地拍摄,外地演员也无法进入郑州,而此时距离七夕已经不足一个月。雨灾之后,导演组再去龙门石窟实地看景,发现原先很多计划好的拍摄点已被洪水淹没,但龙门石窟的石刻历经洪灾依然伫立。而之前调研中了解到龙门金刚不仅在古代石窟作品中较为少见,而且也具有辟邪和守护一方的含义。导演组当即决定,将龙门石窟节目的主角定为龙门金刚。

  新技术助力边拍边制作

  《龙门金刚》正式拍摄是在8月5日,此时距离七夕已经不足10天。当时河南疫情又刚刚开始,虽然景区尚未完全封闭,但导演组为了不影响景区的实际运营,在全体做完核酸检测后选择夜间拍摄,节目也用了当地洛阳歌舞剧院的演员。为了赶进度只能边拍边制作,节目拍摄被分为三个板块,一部分是在龙门石窟实景拍摄,一部分在摄影棚里搭蓝棚拍摄,使用3D建模和360度影像的方式重现龙门石窟的奉先寺,第三部分则是完全使用AR技术。

  “AR技术对于舞蹈本身的改变还是很明显的。”路红莉直言,舞蹈演员的表演固然已经很美,但通过360度摄影去体现飞天凌空的姿态,再通过AR技术给金刚演员“加点肌肉”,塑造金刚的力量感,强化舞蹈希望表达的主题。

  和过去出现的飞天形象不同,龙门石窟的飞天并没有反弹琵琶的造型,而金刚每一个定格的姿态也都出自真实的龙门石窟塑像。这也是导演组经过考据之后确定的一个原则,“一定是要先有内容,再有技术的辅助。”路红莉介绍,龙门石窟的飞天大多都是乐伎天,因此节目中出现的飞天都持有乐器。因为龙门石窟的石刻特点,乐伎天相对于普通的飞天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弹奏形态,因此也没有反弹琵琶的轻盈之姿。金刚塑像自身的庄严,也对舞蹈提出了要求。“一定要尽量减少舞蹈的元素,在风格上更加钝和沉,这是龙门石窟飞天和金刚的特点,在节目中也都一一还原。”

  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视角

  和之前的四次传统文化特别节目一样,《七夕奇妙游》的总时长并不算长,六个节目包括了舞蹈《龙门金刚》、歌曲《给女孩》、戏曲《爱》、器乐演奏《破阵乐》和歌曲《为自己鼓掌》《夜空中最亮的星》。整个节目也延续了河南卫视春晚的传统,是三位“唐宫小姐姐”夜游洛阳的故事。

  三位唐宫小姐姐穿梭在盛唐时期的洛阳城,她们一路上遇见月老,遇见白居易,还遇见了属于河南当地的各种传统文化载体,如皮影戏、戏曲等,还旁观和参与了古代七夕乞巧的传统过节方式。路红莉透露,经过几次特别节目的演练,“中国节日”系列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成功密码,“做传统文化节目要依托我们自己独有的文化历史传统,还需要注入现代价值观的视角。”

  路红莉表示,从《唐宫夜宴》开始,河南卫视的同仁们都在思索,到底是什么让台里的这些节目得到如此多的认同。经过几次的复盘,大家逐渐认可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在广袤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真正能引起共鸣的内容,并完全转变电视台做晚会的思路,做适合手机小屏传播的节目。(记者 李夏至)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编辑:陈贝贝